为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打造丰富多彩且富有意义的少年儿童暑期生活,7月15日,兰州市图书馆联合甘肃善泉城乡社区发展中心,成功举办了“小树苗学堂暑期系列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展现节气魅力”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在甘肃善泉城乡社区发展中心的骆驼巷活动空间和林家庄活动空间分别开展,带领孩子们踏上了一场深入探寻二十四节气奥秘的文化之旅。
溯源节气:探寻历史长河中的智慧密码
活动伊始,老师以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为孩子们徐徐展开二十四节气的历史画卷。从气候与物候的微妙变化中,二十四节气应运而生,它宛如一部精准的自然时钟,记录着岁月的流转。老师详细讲述了二十四节气在农耕与生活领域的重要应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指引着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进行春种秋收、夏耘冬藏。
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晰地感受节气的魅力,老师从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展开,深入剖析不同季节节气的独特特点。春天的“立春”带来万物复苏的生机,夏天的“夏至”标志着阳光的炽热与生命的蓬勃,秋天的“秋分”寓意着收获与平衡,冬天的“冬至”则蕴含着温暖与希望的孕育。
展开剩余72%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铭记这些知识,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孩子们齐声诵读,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活动空间里回荡,仿佛是对古老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随后,紧张刺激的二十四节气接龙和知识快问快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与,思维的火花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碰撞,他们用敏捷的反应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展现出了对二十四节气的浓厚兴趣和深入理解。
品味节气:邂逅古诗词里的浪漫与哲思
文化是节气的灵魂,而古诗词则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老师别出心裁地从“古诗词遇上二十四节气”的角度出发,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诗意节气世界的大门。当一首首优美的古诗词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感受着节气的变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孩子们从这句诗中敏锐地捕捉到春天的气息,准确地说出这是描述“雨水”节气的诗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那落叶的婆娑声与渐凉的天色,让孩子们瞬间联想到“立秋”节气。在朗诵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更深刻体会到了二十四节气与文学艺术的完美融合,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悟节气:探寻饮食养生中的生活智慧
二十四节气不仅与自然、文学紧密相连,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饮食和养生方面。老师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与节气有关的饮食和养生文化,让孩子们了解到在不同的节气里,应该如何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目的。例如,在春季,人们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夏季则要注意清热解暑,多吃绿豆汤、西瓜等食物;秋季气候干燥,应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等;冬季寒冷,适宜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明白了顺应节气变化进行饮食和养生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创意节气:绘制书签上的文化记忆
活动的最后,是一场充满创意与乐趣的手工制作环节——制作与节气有关的书签。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不同节气的特点,精心绘制书签。有的孩子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有的孩子画出了夏天的荷叶和蜻蜓,展现出夏日的清新与活力;还有的孩子绘制了秋天的枫叶和果实,寓意着丰收与喜悦;更有孩子画出了冬天的雪花和梅花,体现出冬日的纯洁与坚韧。每一枚书签都承载着孩子们对二十四节气的独特理解和美好情感,它们不仅是简单的书签,更是孩子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见证。
此次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暑假期间,兰州市图书馆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活动内容,举办不同主题的“小树苗学堂暑期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让孩子们学习知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厚植文化自信。
发布于:北京市上上策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