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10-03-1709:08:50)转载标签:分类:企业管理杂谈序前几年,本人在北京工作期间参加了许多各种各样有关民营企业发展的研讨会和管理咨询活动,特别是2004年4月17日在清华紫光大厦召开的中国第一届职业经理人年会,会议研讨的主题便是《中国企业家在当今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到会的中国人大、北大、清华的经济管理学院周孝正、李强、张维迎等著名教授、企业家代表、经理人代表共300多人就中国民营企业家现状及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的研讨,随后又参加中华工商联合会组织的中、小民营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对话活动,加之本人一直都在为民营企业服务,使我对民营企业主有了较为深层的
(2010-03-1709:08:50)转载
标签:分类:企业管理杂谈
序
前几年,本人在北京工作期间参加了许多各种各样有关民营企业发展的研讨会和管理咨询活动,特别是2004年4月17日在清华紫光大厦召开的中国第一届职业经理人年会,会议研讨的主题便是《中国企业家在当今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到会的中国人大、北大、清华的经济管理学院周孝正、李强、张维迎等著名教授、企业家代表、经理人代表共300多人就中国民营企业家现状及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的研讨,随后又参加中华工商联合会组织的中、小民营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对话活动,加之本人一直都在为民营企业服务,使我对民营企业主有了较为深层的认知和理解,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民营企业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创业初级阶段和转折规范的第二次创业阶段。
创业初级阶段即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其最大特点是企业家靠敏锐的市场嗅觉抓住机遇,使企业迅速成长起来。这时企业的成长和管理主要依靠企业家的个人威信和聪敏才智,投机性很强,不确定性很强,管理是粗放和随意的,而有幸走过这一阶段的企业家也是及其少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初级创业成功是幸运之神的眷顾。有统计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三年多一点。谈到商业威望,没什么比长寿更值得赞许的了。
2006年6月7日胡润再上海揭晓了《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再上榜的100多家企业中,最长寿的已有1400多岁(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成立于公元578年,传到第40代)而最年轻的也超过了225岁。遗憾的是,华人企业无一上榜。
从改革开放起创业的一大批民营企业主到了1995年,中国这第一代民营企业主们,要么已经灰飞烟灭;要么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
进入到第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主也出现了严重的多级分化,境遇各有不同:有的小农思想严重,小富即安,不愿继续冒险,开始过起了得过且过的舒坦日子,企业发展缓慢,逐步遭到淘汰;有的没有考虑顾及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仍沿用创业初期的粗放式的经营与管理方法,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管理思想和水平都没有跟上去,导致企业发展失控、翻船。
上述两类人都没有实现从“生意人”﹑“小业主”﹑“小老板”,向企业家的转变。
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的制约,一是企业老板的观念意识和综合素质,二是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企业的文化,四是企业的战略规则。但最为关键的是企业领导人的观念、行为、价值观、道德观等的转变。
正如1995年6月中旬,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到浙江省东阳市考察横店集团,告诫民营企业家们:“千万不要陶醉于已有的成功上。过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制转轨带来的利润空间和商业机会,这种好事今后会越来越少,市场也越来越规范。过去是挣钱,而挣钱和做企业是不一样的。民营企业家要有决心和信心开始做现代企业。”
做现代企业与挣钱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挣钱是个人对物质利益的占有欲望所驱动;做现代企业是团队为实现其最高层次的追求,使命感即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所驱动,是个人集合具有同种理想的人组成团队的行为。
从下海挣钱到办公司,做大企业集团,不能只看到表面与规模的变化,而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的思维及观念要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固化创业时的一些“成功”和因经营中的一些教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成为异化理论,不能让这些异化理论和固化理念长期束缚了自己的观念转换和意识提升(投机取巧、过分注重策划、过分注重勾兑)。
公文猫提示:以上内容只展示部分,更多完整内容请下载Word文档阅读,本站内容按照标准公文格式(A4版)对所有的文档进行排版,下载后可直接打印交差!
原创文章,作者:空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wmao.cn/3789.html